書頁邊緣

古人教你嫖妓,還教你防詐騙?明代圖書的花花世界


《博笑珠璣》,日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。
《博笑珠璣》,日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。

古人是怎麼讀那些古籍的呢?在我們的想像中,很容易以為他們總是在案頭前正襟危坐,讀一些嚴肅無聊的四書五經、八股文之類,準備令人頭痛的科舉考試。然而,事實上不只是這樣。他們會讀正經的經典,也會讀一些「不三不四」的小說、圖文書。有時候他們的尺度,甚至比我們想像的更大。

就像我們現在的書可分為正經書跟娛樂書,生活在明朝的人也是一樣的。但和我們不一樣的是,那或許是第一個「可以擁有這麼多娛樂書籍」的時代。由於出版文化盛行,大眾讀者興起,書籍的流通更廣,書本的功能也擴張了。書不再只是文人雅士的讀物,更常作為一種通俗娛樂的商品,內容涵蓋旅遊、酒令、歌本、笑話、卜卦、風水、甚至嫖賭指南等等,這些我們一般看來「難登大雅之堂」的書籍,都在明代(尤其是中晚明)廣為流行。古人也跟我們一樣,喜歡看這些又實用又好玩的書。

《博笑珠璣》即是晚明流行的一部奇妙小書,書中收錄了酒令、謎語、歇後語、笑話等充滿遊戲意味的內容。書題頁的橫聯是「新興笑談」,書頁兩邊則以對聯形式寫著「華筵聚樂篇篇錦,博笑珠璣種種新」。這本書自己的定位就是談笑逸樂,以及宴會的歡樂氛圍。這本書跟經典古籍相比,缺乏作者,也沒有刊刻時間,可以想見這類書籍的出版並不慎重,甚至可以說是「粗糙」的。不過並不代表這類書便會乏人問津,相反的,正因為這類書籍面向的是那些喜愛新興與時尚的讀者,他們並沒那麼在乎書是誰寫的,而更在意書中提供的內容是否符合他們的娛樂需求,因此比起作者跟確切出版時間,書的時效性更為重要。

宴飲笑話之外,《博笑珠璣》還滿足一些會讓現代人臉紅的「需求」。這本書五卷本的第五卷,有一段「嫖賭機關」:上卷為《嫖論》,下卷則為《賭論》,《嫖論》可以看成一篇青樓的「尋芳指南」。本卷開篇就引述〈西江月〉一詞,題名十分直接,就叫〈論人該嫖〉。為什麼「該嫖」?作者強調,青春韶光易逝,更應把握良辰美景,縱情聲樂。這開頭也算是相當坦率。

書中還記載著不少給嫖客的「技術指導」,比如「嫖有五要,三不可」。所謂「五要」,分別是:「一要溫存,二要念作,三要功夫,四要本事,五要用錢。」,而「三不」則包括「不可跳槽,不可訕臉(即厚臉皮),不可揚風(即高調)」。看來嫖客也是很講究的。雖說是「嫖」,卻不只是嫖,而更像是一種愛情的攻略。雖然這裡的「溫存」、「功夫」、「本事」都有情色意味;不過,作者似乎更期許諸位恩公,不當只是攻略身體,更要攏絡女子芳心。作者於文章最後,列出一百零八條對狎客的指導,包括:「寢未安處求雲雨,不亦急乎?」、「情正濃而遽別,後會如故」等,看來要成為一名真正成功的嫖客,不能只是講究肉體上的雲雨契合,更必須體察人心。

書除了可以教人怎麼嫖以外,還可以充當明代的165反詐騙專線。《杜騙新書》就是這樣一本書。它出版於晚明萬曆年間,由浙江人張應俞撰作,原名又作《江湖奇聞杜騙新書》、《江湖歷覽杜騙新書》。「杜」是杜絕的意思,所以書名「杜騙」便是要讀者提高警覺,杜絕詐騙。光是看這本書,會覺得明代社會是一個充滿詐騙集團的邪惡世界。這可能是為什麼這本書會這麼流行——害怕被騙的明代地方民眾,都可能要準備一本在家裡以備不時之需。

《杜騙新書》,美國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藏。
《杜騙新書》,美國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藏。

本書一共分成四卷,並按照詐騙的內容,再細分成二十四種騙術,其中包括「丟包騙」、「引賭騙」、「假銀騙」、「法術騙」等等,一共收羅八十八則「騙人」或「受騙」的故事。故事中的主角,幾乎沒有一個好人,都是些騙子、竊賊、惡僧之類。為什麼要講這些惡人的故事?作者張應俞在序言中,說自己雖然揭露明代社會猶如「百憂之城」,充滿「奸心盜行」;但他更期許可以通過這些故事,使讀者防範未然,所以他是帶有救世用心的。然而,讀者究竟是抱持著受教的虛心,還是懷抱看好戲的獵奇心理?這我們就不知道了。或許都有吧,畢竟這些惡人的故事是這麼精彩好看。

無論是嫖賭或者詐騙之書,都告訴我們,明代的市井小民關注些什麼話題。他們有風月場所的實用教學書,也有又警世又好看的全方位防詐騙指南。他們讀書這些書的時候,不會正襟危坐,可能會一邊讀,一邊浮想聯翩或驚嘆連連。

參考資料

  • 何予明著、譯:《家園與天下——明代書文化與尋常閱讀》,北京:中華書局,2019年。
  • 林麗月:《從《杜騙新書》看晚明婦女生活的側面》,《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》3期(1995年),頁3-20。
Loading